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生态视界 > 正文

哥伦布到达美洲与二氧化碳含量下降之间的联系

2011/11/14 17:41:07  http://www.ditan360.com/   科学松鼠会  人气:5205

  中国低碳网讯 明尼阿波利斯——前往新大陆探险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及其追随者们可能触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成欧洲气候变冷。

  欧洲征服者大肆屠杀美洲原住民,使得大片开垦过的土地撂荒。在10月11日举行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斯坦福大学地球化学家RichardNevle报告称,这些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树木从大气中吸收了数十亿吨二氧化碳。Nevle及其同事曾报告称,如此规模的二氧化碳减少可能降低少了大气的吸热能力,从而使气候变冷。

  “我们发现了一次具有固碳效果的造林事件……与欧洲人到达的时间相吻合,”Nevle说。

  Nevle通过汇总各个层面的证据来估算这些新生树木到底能够吸收多少碳。他说计算结果已经接近了南极洲冰芯所记录的十六至十七世纪大气中二氧化碳突然减少的总量。Nevle团队主张,这样一次主要温室气体的减少可能促进了所谓的欧洲小冰期的到来,即中世纪结束之后延续数个世纪的气温偏低。

  十五世纪末,居住在美洲的人口据信在四千万至一亿之间。他们中有许多人从事毁林开荒,种植作物,在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国的土壤中都能发现森林燃烧留下的木炭沉积物。

  到了大约五百年前,这种木炭沉积物突然减少,原住民也同时消失了。天花,白喉以及其他源自欧洲的疾病最终消灭了多达土著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于是树木又生长了出来,Nevle估计森林恢复的总面积至少有一个加州那么大。这些新生树木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在20亿至170亿公吨之间。南极冰核中的气泡显示了这一时期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气泡中的信息表示,从1525年到十七世纪初,温室气体含量下降了6到10个PPM。

  森林生长与南极冰核中另一条隐蔽线索也相符,Nevle说。当美洲人口锐减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变重了。二氧化碳中,以碳——13构成的分子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天然产生的,多出一个中子的同位素。这可能是因为树叶更倾向于吸收含碳——12的二氧化碳分子,把较重的含碳——13的二氧化碳留在大气中。

  “在人类利用土地方面,当时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这样就可以用这件事来解释这次快速的碳吸收事件,”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校的地球系统科学家Jed Kaplan如是说。

  自然现象在这次欧洲变冷事件中也可能发挥了作用:当时太阳活动有所减少,火山活动有所增加,海洋温度降低,也吸收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州立学院的一位气候研究者Michael Mann说,上述现象能够更好地解释小冰期时代的局部气候模式。

  Kaplan指出同位素测量法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这一证据并不是决论性的。但是他同意新大陆瘟疫大传染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场悲剧标志着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很久,人类就已经有能力影响气候了。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