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智库课题 > 观点评论 > 正文

李扬: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刚破题

2014/3/24 9:53:23  http://www.ditan360.com/   章轲 图/文  人气:348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暨《新中国经济学史纲》出版座谈会。摄影章轲

  中国低碳网专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3月23日在京表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刚破题,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许多问题需要经济学者们去探索和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 摄影章轲

  在23日召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暨《新中国经济学史纲》出版座谈会”上,李扬说,中国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话语体系,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至少要把做对的事,一件件说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推进。”李扬说,目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应关注八个方面的问题: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人口问题;经济转型;对外开放和汇率问题;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发展中国家投资大于储蓄和进口大于出口的“双缺口”突破问题;互联网问题。

  在谈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时,李扬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发挥的绝对是独特的作用,而这是中国5000年的传统,“试想,如果没有政府从中发挥作用,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李扬说,但过去对于政府作用的研究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地研究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体制内的不可或许而且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如何在发挥作用的?政府与市场又是如何互动的?“中国5000年的历史,就是在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李扬说,政府按照市场规则来办事,讲成本、讲效益、讲竞争,这个政府的市场就是很好的市场,“根本的问题是追求一种市场的机制,而不是谁按这个机制去实施资源配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也在座谈会上表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的探索是成功的,有的探索是失败的,“根本的原因,在于你的探索是不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切合中国的实际需要。”

  他认为,过去许多失败的探索,都是因为不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超越客观实际,结果欲速则不达,碰得头破血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说,“我经常到地方普及经济学知识,发现尤其重要的是给领导干部普及经济学知识。”

  他说,比如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些领导干部不是不理解。但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轻而易举、下意识地回到行政手段上,总想干预经济。

  张卓元认为,事实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借助市场,才能重新活跃被指令性计划捆死手脚的经济活动;只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提高经济效率。

  “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需要有‘看得见的手’如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来纠正市场的缺陷,以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张卓元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乃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乃武也认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无足轻重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叶坦

  胡乃武归纳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八个方面: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强化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例如,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单靠市场调节的结果,必然会造成两极分化,难以实现共同富裕。”胡乃武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当前1/2页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