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智库课题 > 观点评论 > 正文

专家学者解读《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之三

2014/3/13 15:06:52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改革报  人气:22757

  统筹科技资源 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专家学者解读《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之三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标志着我国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意义重大。水资源领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直接和敏感的领域,《战略》的提出和发布,将极大地提高水利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

  直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薄弱环节

  《战略》在肯定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同时,对目前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直言不讳,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适应工作保障体系尚未形成。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各类规划制定过程中对气候变化因素的考虑普遍不足。应急管理体系亟须加强,各类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与适应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地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适应资金机制尚未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同时,目前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国家、部门、产业和区域缺乏可操作性的适应技术清单,现有技术对于气候变化因素的针对性不强。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适应要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调度、养护和维修的技术标准尚未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保障能力不足。农业、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水利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对气候变化的因素考虑不足,渔港建设明显滞后,难以满足渔港避风需要。

  再次是敏感脆弱领域的适应能力有待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不够,种植制度和品种布局不尽合理,农情监测诊断能力不足,现有技术和装备防控能力不足以应对农业灾害复杂化和扩大化趋势。一些区域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尚未形成,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高,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主要易涝区排涝能力不足。森林火灾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林火阻隔系统以及应急处置系统建设有待提升,湿地、荒漠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抗御灾害能力有待加强。采矿、建筑、交通、旅游等行业部门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能力不足。人体健康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监测、评估和预警系统尚未建立,现有传染病防控体系不能满足进一步遏制媒介传播疾病的需求。

  最后是生态系统保护措施亟待加强。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原退化、湿地萎缩等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区域生态安全风险加大。对沿海低洼地区和海岛海礁淹没及海岸带侵蚀风险缺乏有效应对措施,滨海湿地面积减少、红树林浸淹死亡、珊瑚礁白化等生态问题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明确水资源适应气候变化重点任务

  面对目前水资源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战略》明晰了“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水资源管理方面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任务。

  《战略》指出应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和水源地保护,合理确定主要江河、湖泊生态用水标准,保证合理的生态流量和水位。加强水环境监测与水生态保护。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将预防、保护、监督、治理和修复相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农业等措施,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十二五”期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00万公顷。

  提出应构建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因地制宜修建各种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完善骨干水源工程和灌溉工程,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和西线工程前期论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规划管理、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强化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限制缺水地区城市无序扩展和高耗水产业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雨洪、海水、苦咸水、再生水和矿井水等非常规水资源。

  提出应健全防汛抗旱体系。加快江河干支流控制性枢纽建设,加强重要江河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调整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科学设置并合理运用蓄滞洪区,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河滩及行洪通道,加强洪水风险管理。健全各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灾害监测、预测、预报和预警。

  强调技术支撑对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用

  《战略》强调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统筹现有资源和科技布局,加强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相关研究机构建设,系统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基础研究,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估、影响与风险评估以及适应技术的开发。

  鼓励适应技术研发与推广,积极示范推广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的高效适应技术,选择典型区域开展适应技术集成示范。

  加强行业与区域科研能力建设,建立基础数据库,构建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适应技术协作网络;编制国家、行业和区域适应技术清单并定期发布,逐步构建适应技术体系,发布适应行动指南和工具手册。

  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要素,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和敏感的因素。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国家层面全面系统强调了水的重要战略地位,明确指出水利建设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

  《战略》给出了生态安全地区的定义:是指人类活动较少,开发相对有限,但对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典型生态区域。按不同气候和区位条件,明晰了生态安全重点保障区域,分别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区、南方丘陵山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安全保障区的明晰将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适应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在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同时,全面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作者系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总工、教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专家组成员王国庆)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