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智库课题 > 观点评论 > 正文

刘林森:中国重振自行车交通势在必行

2012/5/1 23:50:20  http://www.ditan360.com/   刘林森  人气:33988

  中国低碳网专稿 时下的中国,城市交通“堵”声一片,于是治“堵”就成为许多城市决策议题中的重点。为此,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不同的政策,诸如减额发放牌照、现有车辆按单双号行驶、错时上下班、限制进入市区……

  但是,这些措施只能治标而不治本,在以拥有汽车为荣、盲目普及汽车的社会环境里,汽车的绝对数只会迅速扶摇直上。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亿辆。去年,我国年汽车出口仅54.49万辆,可以说中国生产出来的汽车基本上都在国内消化了,当然其中许多必然要加入“堵”的行列。

  研究证实,因为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与此同时,人们日益担忧起来,因为汽车在消耗大量石化燃料的同时,还排放出有毒气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果一个城市汽车密度低,大气可以消化掉一部分汽车排污中的有害成分。如果这个城市汽车密度高,高楼大厦林立,汽车排污就难以散发,不断积累加剧灰霾形成,最终变成为可怕的健康杀手。国家工程院院士、呼吸病专家钟南山曾经在公开场合指出:灰霾天气致肺癌发生猛于尼古丁!

  国内有识之士指出:“如果我们还不采取断然措施,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对道路资源使用进行合理调控,某些城市的交通完全瘫痪将指日可待。”

  世界上,中国是缺能国家,2009年我国消耗的石油50%依赖进口。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超过50%的水平,按2020年预计13.4亿人口计算,中国将保有6.9亿辆汽车。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这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我们向汽车社会迅跑的制约。

  设计一个城市的交通模式,应该“量身定做”,盲目模仿西方必然适得其反。我国北京市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3万人,上海市区达4.5万人,市区人口密度远远超过欧美国家许多城市,选择何种城市交通模式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最近几年,我国城市私人小汽车急剧增加,小汽车与公交车辆抢占车道是不争的事实,加上管理不善的因素,结果是公交车辆只能低速行驶。与此同时城市停车难的矛盾急剧突出,人行道、小区空间被挤占,群众怨声载道。

  汽车作为一项伟大科技发明,近百年来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人世间任何事物都一分为二,发展过头了,就要走向反面。无节制的普及私家车,必然使有限的道路、停车场不堪负荷,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尽管不断增加投资,增建各类道路,仍远远跟不上普及汽车的速度,《堵》就是必然结果。于是,汽车这种旨在提高效率而发明的交通工具,就渐渐走向其反面,变成人类社会一个沉重的包袱。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中觉醒过来,努力突破空气污染和交通拥挤的桎梏。先知先觉的国家已率先行动,顺应滚滚而来的低碳潮流,坚持城市交通模式的生态化、人性化指导思想。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积极调整城市交通政策,理性、限制使用私家车,优先发展多种公交,提倡自行车交通,大幅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

  面对中国现实,土地资源紧张,城市人口密度高,马路交通负担重,因此“公交优先”+自行车交通应该是明智的选择。我们不能也无法拒绝自行车,这是中国客观条件形成的必然。中国的改革无疑要进行下去,但结果不能让自行车无路可走,而应该是自行车在中国跑得更通畅,更远,更安全。

  纵观西方国家近年来兴起的“反汽车”运动相互呼应,看看发达国家财政争相拨款支持兴建专用自行车道,大建自行车高速公路,均折射出生活在现代化国家中的人们对现代汽车社会污染和对能源日渐枯竭的恐惧。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首脑、头面人物审时度势,倡导、加入普及自行车交通这个绿色大潮中。

  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优美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办公楼宇以及高档的硬件设施,也在于宜人的交通空间,即人们在出行过程中,能够充分享受到绿色之美。因此可以说,振兴自行车交通意味着人类是以实际行动“亡羊补牢”,在向阻止地球变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世界银行以其25年来参与世界各地交通建设的经验,对大气污染与人类生命安全作了系统评估后,提出了《可持续的交通》的政策报告,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过去强调城市道路要满足车辆无限制增长需要的观念如今已被淘汰,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改善人的交通环境,而非车辆的交通问题”。

  为了国家的美好未来,回来吧,中国的自行车交通!

  (中国低碳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