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绿色联盟 > 绿色智造 > 正文

宣城工业经济发展综述 打造“绿色智造”样板

2019/1/22 15:24:35  http://www.ditan360.com/   人民网  人气:8371

八月的皖东南大地草木葳蕤,鲜花吐芳,处处涌动着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热潮。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一幅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恢弘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制造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宣城行动方案》,矢志不渝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坚定不移调结构,以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智造”宣城样板。

“高速度、高效益”是对我市工业快速发展最好的诠释。而数字恰是最好的佐证。

今年1-6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居全省第6位,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全市工业用电4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1个百分点,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全省第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其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2.7%,居全省第6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6.6%,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8.6%,居全省第5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28.4%。实现工业增值税25.7亿元,同比增长13.7%。

聚焦绿色智造 推动转型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为了推动绿色与制造业相融合,我市立足市情、总结发展经验,果断将全面开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争创活动作为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加速“绿色智造”,聚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和制造业绿色发展相得益彰的“宣城样板”。

推进智能制造“369”工程,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发力,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变。今年我市组织了博瑞特、建林机械等9家企业申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专项,目前3家企业通过预审;组织益佳通、司尔特等3家企业申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目前2家企业通过预审。上半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机器人563台。同时,引进了常州奥博机器人公司,推广应用AORU-i5型智能协作机器人,预计今年有望与25家制造型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大力实施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增强绿色制造能力。目前,广德经济开发区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称号,金宏化工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我市2户企业获得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4户企业获得市级节水型企业称号。

推进精品制造工程,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致力于培育一批质量标杆企业。目前,泾县获批筹建国家电动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在县筹建的国家电动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今年上半年,我市“卧龙”泵阀、“东波”紧固件等3件商标还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16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新产品。

聚焦产业升级 加快能动转换

制造智能化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中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宣城制造”向“宣城智造”的转变步伐。

坚持把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我市全面推行“千企升级”计划,列出220户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和建设进度计划表,强化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服务工作。上半年,共实施项目220个,完成投资68.8亿元,分别占全年目标的100%和57.4%。

坚持把培植壮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我市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双百项目”计划,上半年全市开工项目115个,完成投资43.2亿元,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6.6%和52.8%;投产项目69个,完成投资40亿元,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2%和63.5%。

众所周知,当下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智慧经济,已成为各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为此,我市重点发展智慧经济,重点打造了宣城“万家企业上云”平台,推动从“互联网+”向“云+”迈进。编制了《宣城市“万家企业上云”计划》,建成宣城市企业云开放实施室和智慧体验馆。上半年,全市共有574户企业“上云”。

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中,我市出台了《宣城市处置“僵尸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综合协调、政策保障、打击追逃、破产清理四个工组。同时,配套《宣城市处置“僵尸企业”若干指导政策》、《宣城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率用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现重点行业“僵尸企业”基本出清,低端、无效产能全部退出,不断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聚焦有效投入 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建设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是调结构的“节拍器”。

如何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近年来,我市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和重要抓手,加大服务力度,加强调度和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

全市各相关部门还对每个重点项目都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细化具体的推进措施,目前华威铜箔、鸿路钢构、国肽生物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实施省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78个,完成投资45.6亿元。

“建平台、引才智、抓改革”,为着力推进软件、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我市积极建设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和宛陵科创城两个平台。上半年,智谷软件产业园区新入驻企业25户,企业总数达76户,在谈项目25个;实现产值16亿元,上缴税收5200万元。园区已初步形成地理信息、物联网、软件外包、人工智能四大特色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更多高水平研发机构落户宣城,推动智能制造创新成果产业化,我市还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合作,先后成立了宣城先进制造业技术服务中心、宣城(中机)产业研究院,组建了安徽工业大学宣城研究院。

聚焦企业培育 提升竞争实力

近年来,我市围绕基础制造、战新产业等领域和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打造具有宣城特色的名品、名企、名家。

着力培大育小,目前我市中鼎集团、司尔特肥业入围省制造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上半年,全市新登记民营企业4183户,同比增长19.24%;注册个体工商户11534户,同比增长3.48%。

在推进技术创新中,司尔特肥业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省仅7户。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获省版权示范单位。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26户,位居全省第6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9%,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6.9%。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