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绿色联盟 > 乡村振兴 > 正文

农业节水潜力巨大 节水,农业必须行动起来

2012/6/4 15:58:02  http://www.ditan360.com/   经济日报  人气:25032

  中国低碳网 目前,我国用水总量已经突破600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但全国缺水量仍达500多亿立方米;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2100立方米和1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和50%。这一串数字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节水是根本性出路。

  在6000多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中,去年我国农业用水达到3790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农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用水户。

  节水,农业必须行动起来。

  农业节水潜力有多大

  据测算,我国目前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不足1.2公斤/立方米。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为1000公斤。简单换算后可知,我国生产1公斤粮食耗水量高达800公斤。再来看看世界先进水平,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为2公斤/立方米左右,生产1公斤粮食耗水量约为500公斤。巨大的差距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农业节水大有潜力可挖。

  这些年,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立下了大功。然而,我们依然要正视其“欠账”多、基础弱的现实,特别是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卡脖子”的问题十分突出。

  宁夏马莲渠乡廖桥村杨玉庭家田边的灌溉渠道去年砌护好了,整齐的防渗渠道替代了弯弯曲曲的土渠。“土渠漏水太严重,水还没淌给庄稼,就浪费掉了大半。水跟不上,种粮食只能瞎凑合,产量很低。”杨玉庭说。渠道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水从干渠、支渠下来,未到田里就已经在末级渠系里损失、渗漏、蒸发。

  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目前仅为0.51,这一数字是指水灌到田间作物利用量与出水口引水总量之比,世界先进水平约为0.7到0.8。农田水利基础的薄弱,导致灌溉用水浪费严重。

  除此以外,我国目前的农业用水方式还比较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不高。一方面,大水漫灌的做法依然在一些地方存在。另一方面,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还相对滞后。据统计,我国9.05亿亩的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只有4.3亿亩,还不到一半的比例。

  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被认为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方式。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红骥牧场,膜下滴灌技术已经使用了5年,副场长张朝福粗算了一笔账:一亩玉米,如果用漫灌的方式,年用水量大概在200立方米左右,而采用膜下滴灌只需要30立方米。膜下滴灌让水通过细小的管道直接浸润农作物根系的发育区,用水少,产量却能大幅提高。然而,在我国,这样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还不到2亿亩。

  减少灌溉用水的浪费,提高每滴水的利用效率,我国农业节水的潜力需要在“精打细算”中挖掘。

  工程与管理措施两手抓

  面对水资源的紧张形势,我国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这些“硬杠杠”对农业节水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依靠工程技术手段。针对现有灌排设施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我国将重点实施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到2015年,完成190处大型、800处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与此同时,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强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代化灌排渠系、“五小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除此以外,我国还将大力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到2015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以上,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确保新增0.5亿亩、力争新增1亿亩。

  今年,水利部与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已启动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计划用4年时间,发展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然而,农业节水不仅仅是工程技术问题,也是个管理问题。

  记者在山东、山西等地采访时看到,许多村已经实施了初始水权分配的方法,对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农民用IC卡先购水后浇地,在分配水权范围内所购的水量,节约归自己,并可在同业间自由转让。

  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量水设施的建设,同时改进水费计收手段,以先进的管理模式,适当使用经济杠杆,充分调动农民节水的主动性。

  近几年,宁夏、内蒙古等地在引黄灌区,通过工业投资对老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节省出的水量则通过水权转换用于工业建设。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和水市场培育,这对于提高农业节水的积极性,以及优化水资源的配置,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