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碧水蓝天。
9月25日,2024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研讨会如期而至。近100位参会嘉宾在热烈坦诚的思想激荡中,凝聚生态文明共识,分享绿色转型经验,为污染防治建言献策,携手绿色发展的力量在积蓄。
根据论坛“两年一届”和“大年办论坛、小年办研讨会”的举办机制,参会嘉宾围绕论坛战略发展、2025年论坛策划、主题论坛设置等开展研讨,为创新办好2025年论坛谋划思路、打好基础。
亮点一
聚焦高质量“办”,“绿色”“低碳”成为高频词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成功举办了12届。
为高质量办好2025年论坛,顺应全球绿色复苏和绿色转型大势,立足论坛服务“全球生态文明”的战略定位,今年的研讨会着重聚焦绿色发展,因此,“绿色”“低碳”成为参会嘉宾热议的高频词。
2025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从国内来看,2025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谋篇布局之年。
从全球来看,2025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设定10周年,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巴黎协定》缔约10周年。
在此背景下,参会嘉宾一致认为,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要秉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理念,广泛吸引世界各界参与,提出全球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打造一场观点汇聚、成果丰硕的盛会。
“‘无废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还促进了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普及,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玉红建议,论坛在议题设计上,可以将“无废城市”囊括其中,探讨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具体实践路径。
“论坛应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平台,注重推进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增强发展信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表示,通过高质量讨论、创造合作机会、聚焦绿色发展实际行动、提供成果转化路径等多方面努力,论坛将成为理论、实践、宣传和合作的高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亮点二
聚焦高质量“论”,提出2025年议题清单
今年研讨会创新组建了论坛咨询委员会,由中外高层人士组成,领域覆盖政界、学界和商界等,主要从国际视角、国家层面为论坛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论坛国际化、专业化水平。
作为论坛非实体性、非营利性的国际化技术咨询平台,论坛咨询委员会是论坛年度议题选题、战略发展、政策取向和实现路径的参谋智囊,是论坛对外传播与合作沟通的桥梁,也是论坛学术成果转化应用、实践活动与行动倡议规划的重要支撑。
论坛执委办常务副主任、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杨三可在研讨会上介绍了2025年论坛总体策划构想。随后,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及代表围绕论坛发展、咨询委员会建设及2025年论坛总体策划进行发言。
“论坛应当进一步完善论坛组织机制,理顺组织机制,保障论坛发展所必需的人才资金合作机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通过视频发言建议,每届论坛期间都有国内外大批知名人士齐聚贵阳,发表重要的观点,在论坛结束后,可以对论坛理论成果加强总结,形成报告,提交有关国家部委或联合国重要框架会议,让论坛的成果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采纳和应用,不断扩大论坛的影响力。
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治理、可持续发展、碳金融等话题,多位与会嘉宾认为,这些都是全球性重点、难点议题,需要有长远的、前瞻性、全球的视角来解决。
亮点三
聚焦高质量“干”,提供成果转化路径
为构建国际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合作网络,拓展政界、学界、商界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务实合作,今年研讨会创新建立论坛合作伙伴机制,深化与生态文明领域有关国际组织、高校及科研院所、智库等交流合作,吸纳行业领军企业和头部企业参与,推动与有关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2025年论坛怎么“干”提供成果转化路径。
目前论坛已经与10多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伙伴机制。研讨会上,论坛合作伙伴及参会嘉宾围绕2025年论坛总体策划及合作意向等发言。
合作伙伴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参加论坛及境内外各项活动、互相支持对方技术项目或联合发起国际合作项目、分享全球生态文明领域发展资讯、为论坛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等。
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项目首席科学官张小全建议,论坛在议题设计上可以将贵州在生态保护中面临的一些具体困难,进行解决方案的征集,以吸引国内外相关机构或基金会带来相应的解决方案,深度参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国生态建设的相关案例,也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理念,提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品牌价值。
合作伙伴双方将持续共同开展相关领域政策对话及联合研究,推动实施务实合作项目等,共享合作成果。
历年论坛回顾
第1届(2009年8月22日至23日)
主题 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共同的责任
第2届(2010年7月30日至31日)
主题 绿色发展——我们在行动
第3届(2011年7月16日至17日)
主题 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变革——机遇与挑战
第4届(2012年7月26日至28日)
主题 全球变局下的绿色转型和包容性增长
第5届(2013年7月19日至21日)
主题 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
第6届(2014年7月10日至12日)
主题 改革驱动,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第7届(2015年6月16日至28日)
主题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新议程、新常态、新行动
第8届(2016年7月8日至10日)
主题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
第9届(2017年6月17日至18日)
主题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
第10届(2018年7月6日至8日)
主题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第11届(2021年7月12日至13日)
主题 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第12届(2023年7月8日至9日)
主题 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