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产业园区 >  产业园区 > 正文

通河打造绿色低碳产业新生态

2020/7/24 12:33:48   东北网      人气:8206


通河县水发龙能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建设现场。


哈尔滨谷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黑龙江日报7月9日讯 在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木兰工业园区,生活垃圾、秸秆稻壳,经处理变成生物天然气和电能热能;现代化的发酵工艺制成腐熟菌剂,让秸秆腐熟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护黑土层;采用纯天然稻壳淀粉合成方法,制成纤维新材料,首创稻壳纤维系列产品出口海外;传统中药饮片转型升级为新型中药配方颗粒饮片,填补省内空白……一系列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新产业,正在成为通河县绿色低碳产业新生态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通河县把发展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产业作为贯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路径和主要抓手,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传统工业改造、现代农业培植等方面聚焦发力,引进循环经济项目,打造循环经济带,取得显著成效,并成为我省唯一一家“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

变废为宝秸秆循环经济初露峥嵘

炎炎夏日,走进水发龙能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日处理600吨生活垃圾的二期工程正在进行锅炉主钢架安装。公司副总经理韩佳磊向记者介绍,龙能公司投资建设的通河县龙能生物质气、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2016年建成投产,每年可利用秸秆3万吨、生活垃圾4万吨。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经过沼化及焚烧处理后,年产生物天然气350万立方米,年发电2500万度,同时为通河工业园区提供集中供热,以及为园区企业提供20蒸吨/小时的供汽服务。

谈起变废为宝的效益账,韩佳磊说,项目二期工程完工后,将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380万元,年利润总额2200余万元。如果按照国家生物天然气示范项目补贴标准,企业将在3年内完成项目投资回收。

韩佳磊介绍说,公司在完善主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的同时,按村收集、乡转运、厂处理的方式,在通河县域内的几个乡镇建设7座垃圾中转站,实现了对通河县境内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二期项目年底建成后,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将辐射方正、木兰、依兰等县域。

在哈尔滨谷润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生产车间里现代化的发酵工艺设备正制备秸秆腐熟菌剂。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引进美国先进技术,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工艺制备腐熟菌剂,目前已建成4条生产线,年产量为2000吨。腐熟菌剂可以直接喷洒,腐熟后实现秸秆还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避免因为焚烧而导致的土地焦化和大气污染,还可以增加土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今年,这一方法将推广到100万亩。

为探寻稻壳的利用之策,通河县工业园区引进了壳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壳氏纤维产品加工项目,专注研发和生产天然稻壳纤维新材料,产品通过欧盟标准检测,总产值达1000万元。

据了解,为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通河县在全县8个乡镇建设秸秆收储运中心点,通过制造生物质有机肥、生物质颗粒、有机碳等,实施秸秆收储、稻壳发电、稻草板材、秸秆燃气、燃油、秸秆有机肥等循环经济项目,彰显了循环利用、低碳环保、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综合功能。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可达85%以上,总产值实现9亿元,年均增加农民收入2000元。

深挖细掘林下循环经济阔步前行

数据显示,通河县森林覆盖率74.6%,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通河县深耕林下循环经济,全县大果榛子种植达20万亩,成为全国大果榛子第一县。全力打造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狠抓林药种植,培育林下灵芝120万段,食用菌2亿袋,中草药种植15万亩。重点推进林下有机循环经济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记者来到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的黑龙江北草堂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拥有3.1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7万平方米生产加工车间和科研中心,2万平方米养殖基地。公司韩经理告诉记者,北草堂以国内知名药企为依托,引入高端科技人才,形成了北药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中医药产业链,并研发生产了中药配方颗粒,即新型中药饮片。未来,北草堂将建成智能化高科技型绿色国药基地。

强化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疫情期间,园区帮助我们对接银行,争取到了企业急需的贷款,缓解了资金压力,企业复工后很快实现了满负荷生产。”通河工业园区企业、黑龙江百家得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明林说。

聚焦打造绿色低碳产业新生态,通河县聚力服务园区企业,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通河县循环经济办公室主任赵金良告诉记者,通河县每位县领导包保一个企业,定期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园区为每个企业确定一名联络员,每周到企业走访一次,为企业代办各类审批服务。“企业需要到政府部门办理的任何一件事,只需与联络员沟通,无需自己跑腿,可以专注企业自身发展,企业落地后成长很快。”

据赵金良介绍,工业园区辟建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创业创新产业园,形成了三区两园的空间布局。2018年,投资5700万元建设了5万平方米循环经济创业创新小微企业孵化器基地,绿色低碳可循环项目,投入设备即可投产达效,达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针对不同企业,实行“一事一议”,按企业需求给予各项优惠支持,以优良的营商环境和优质服务,解决企业入驻和发展难题,目前,已有多家循环经济企业入驻。

赵金良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主动出击,争取循环经济示范县国家特殊的补贴政策,为企业“输血”,推动全县绿色低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学习外地循环经济示范县的先进经验,延伸循环链条,创新循环模式,让低排放、低能耗、可循环的新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刷新思想观念,提高资源节约共识、区域品牌共识、企业品牌共识,吸纳更多企业到通河投资,做强绿色低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