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需求信息 >  需求信息 > 正文

低碳新时代:多领域转型多维度融合

2021/1/14 11:18:18   中国经济时报      人气:8729

新年伊始,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并印发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该文件的落地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正式投入运行。此举充分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环境的行动力,表明了中国应对气候环境问题的决心。

多领域转型升级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实现低成本碳减排的关键。”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和美国碳市场的实践已经表明,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低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最有效工具之一。短期来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通过为碳排放设定价格,增加了低效率企业的成本,为高效清洁企业提供了激励机制。长期来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会影响未来的投资方向,让长期的投资更倾向于清洁低碳,最终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全国碳市场在进一步促进减排和降低相关成本的同时,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碳价信号,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全国碳市场还将成为助力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承诺的有效抓手。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需要全面实现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毕马威中国商业报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主管合伙人朱文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要重点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电力系统、交通、建筑和工业生产领域发展模式的全面革新。他认为,能源的直接产出形式将由化石能源的燃料转为以电力为主。能源低碳转型意味着用能侧也要实现全面电气化,这将导致终端用能方式的巨大变革。

朱文伟表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仅涉及电力低碳转型,也涵盖了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低碳转型,经过多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向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过渡;新能源汽车、低碳交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园区、低碳建筑、低碳农业等方面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作为改变农业、林业、草地等生产方式和保护方式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也将得到发展,使碳中和的“增加碳汇”发挥更大作用。

多维度融合发展

在朱文伟看来,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各行各业需要审视目前的碳排放情况,作出相应的规划并努力实施,着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朱文伟认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数字化,加大产业结构转型的强度和力度,以数字化来推进低碳化;第二,循环经济,充分节约源头的资源使用,从而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第三,调整能源体系,做好能源替代,建设近零排放的能源体系;第四,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农业、林业、草原、湿地等系统寻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植被的吸收二氧化碳功能助力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

“绿色环保产业和绿色金融是紧密联系的命运共同体,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朱文伟告诉记者,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产业发展历史机遇,节能环保企业与绿色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合作,将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业与绿色产业的桥梁,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绿色金融业务蓬勃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发布了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对规范和引导绿色金融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文伟向记者指出,相对于庞大的绿色市场,目前绿色金融还有一定的不足。针对中小型环保企业、节能服务企业的绿色金融产品较少,还难以适应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的需求。发挥好绿色金融的支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加大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完善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在支持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绿色金融的支持作用不断完善后,将会对促进绿色环保产业蓬勃发展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方面的期望目标将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