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政府合作 >  政府合作 > 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走好低碳转型路 四川将发展氢经济 打造成渝氢走廊

2020/11/26 17:24:20   封面新闻      人气:21361


封面新闻记者杨晨

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国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经济大省和能源大省,四川又将如何落实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承诺贡献“四川力量”?11月25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举行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发改委、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一同出席,对四川省“十三五”应对气候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碳排放达峰情况、低碳节能工作以及“十四五”规划等作介绍。

谈计划

碳排放梯次达峰

支持成都都市圈、攀枝花等具备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先达峰

在科学谋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面,四川将按照分阶段、梯次有序达峰的原则,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成都都市圈、攀枝花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达峰,推动三次产业及能源、建筑、交通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实施控制甲烷排放行动,力争碳汇项目规模达3000万亩。

同时,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区域战略、产业布局、行业发展、城乡建设、能源转型、数字变革、金融创新、环境管控有效协同,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管控,合理控制化石能源密集型产业,全面推动降碳减排。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融入空间规划、防灾减灾、粮食安全、生态修复等领域,提高重点区域、领域和人群适应能力。

发展氢经济 打造成渝氢走廊

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达6000辆

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也提出支持更多地区开展低碳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等试点。

其中,依托新城新区、产业功能区、园区景区社区,谋划布局一批低碳发展示范区、绿色发展基地、近零碳示范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大型活动碳中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示范。

发展氢经济,开展氢发电,打造成渝氢走廊,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达6000辆。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实施碳资产能力提升行动,创新构建区域碳减排机制。

此外,积极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成都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加快形成绿色金融与气候投融资协同发展新格局。

强化节能工作措施

探索推行用能预算管理

据四川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十四五”期间,四川将调整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制度,探索推行用能预算管理,研究开展能耗产出效益评价。

为从源头控制能耗增长,四川将加快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不断优化升级。

同时,着力提高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关键领域能源利用效率,谋划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节约型机关,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建筑、绿色商场、绿色学校、绿色出行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数”说成效

关键词:碳排放约束性指标

“十三五”期间,四川创新构建以《四川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首次将碳排放约束性指标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污染防治攻坚战、省政府目标绩效等评价考核体系,开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全面启动省、市(州)两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关键词:能源低碳转型

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全省水电装机量稳居全国第一,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量、发电量占比均达80%以上,基本建成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四川电网跨省最大外送能力居全国第一,近五年年均外送绿色电能约1400亿千瓦时,1998年以来累计外送电能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减少4亿吨电煤消耗、减排10亿吨二氧化碳和800万吨二氧化硫。

关键词:能源消费结构

2019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达213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1%,占比在经济大省中最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35.9%,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近四年煤炭消费年均减少3.2%,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至30%以下。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6%,相当于节约能源近3400万吨标准煤。

四川省发改委数据显示,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分别达到83.9%和88.4%,清洁能源消费占比52%左右。

关键词:绿色建筑

低碳人居环境持续拓展。全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4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49%。

建筑领域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品质质量,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65%的节能标准,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出行

城市公交新增和更新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占比超50%;近四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60%;成都市日均绿色出行人次近1000万。

关键词:市场激励机制

截至2020年10月底,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累计成交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CCER)1572.82万吨,单边成交金额突破1亿元,按可比口径居全国第三。

率先在全国实现主要行业碳披露全覆盖,双流机场、攀钢集团等200多家企业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博物馆等6家公共机构披露碳排放近2.2亿吨,相当于58个金堂电厂的碳排放量。

关键词:海棉城市

推动广元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遂宁等16个国家和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完成城市海绵项目超1100个。

关键词: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推进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十三五”时期建设了4个国家级、5个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推动36个各类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在35个县开展秸秆全域综合利用试点。

关键词:节能审查

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十三五”以来省级共完成410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

“十三五”目标完成情况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十三五”前四年,在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8%、城镇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2%的情况下,全省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稳定在2.7亿吨左右;人均碳排放在全国经济体量最大的6个省份中最低;碳排放强度降至0.66吨/万元,累计下降25.9%,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9500万吨。2020年降碳形势符合预期,预计全年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约75%以上。

根据四川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在单位能耗方面,“十三五”时期,国家下达我省的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为16%。“十三五”前四年,四川省单位GDP能耗已累计下降16.01%;今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2.56%,预计将圆满完成“十三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

在能耗总量方面,国家下达四川省的“十三五”能耗增量控制目标为3020万吨标准煤。“十三五”前四年,全省能耗总量累计增加2484万吨标准煤,今年还有536万吨标准煤的增量空间。前三季度,全省能耗总量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增量不会超过536万吨标准煤,将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