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绿色联盟 >  案例展示 > 正文

云南:只为那一湖悠悠碧水——滇中高原明珠抚仙湖生态保护修复观察

2020/2/19 14:32:57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人气:7685

阅读提示:云南省抚仙湖是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之一。实践中,抚仙湖在流域空间格局优化与管控的基础上,系统实施了修山扩林、调田节水、控污治河、治湖保水、生境修复五大工程,一级保护区群众搬迁、企业腾退、矿山关停,这些举措稳稳锁住了类水质,在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试点的推进,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核心区移民长远生计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平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让经济与生态两手硬,青山金山长相依?抚仙湖正在探路。

 

今日抚仙湖

1 “蓝图引领 瞄准生态修复做文章

晶莹剔透、清澈见底,古人称之为琉璃万顷”——这描写的正是抚仙湖。抚仙湖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大湖,也是我国内陆湖中水质最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湖泊,淡水资源占国控重点湖泊Ⅰ类水质的91.4%,相当于为全国人均储备了15吨Ⅰ类水。”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副调研员杨栋介绍。抚仙湖的保护,对于提升滇中区域生态资源承载力,保障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抚仙湖

 

湿地公园

 

抚仙湖北岸湿地一隅

然而,曾几何时,受流域磷矿开发、山地垦植、人口扩张与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抚仙湖负荷超标,一段时期大部分水域水质下降到Ⅱ类,生态警报拉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严厉地指出:一旦抚仙湖水质严重退化,中国将从此告别拥有优质大型湖泊水资源的时代。

 

搬迁前的广南营一组

为守护这颗高原明珠,2017年以来,云南省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出发,针对抚仙湖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生态保护修复。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实施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搬迁前的马房村

统筹规划,实现一张蓝图引领,是启动抚仙湖保护修复迈出的第一步。当地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整合《抚仙湖流域禁止开发控制区规划》等15项规划,高标准、高水平编制了《抚仙湖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上位规划,划定径流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336平方公里、保护岸线66.82公里,构建了以抚仙湖为中轴,以山体、河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等为生态屏障的生态安全格局。

在流域空间格局优化与管控的基础上,抚仙湖系统实施了修山扩林、调田节水、控污治河、治湖保水、生境修复五大工程。

我们把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物种栖息地、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等任务有机结合,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云南省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超介绍。

其中,修山扩林工程,针对抚仙湖流域土地布局不合理、水土流失仍较严重、磷矿废弃地未全面修复等问题,加大磷矿山废弃地修复和矿山磷流失控制力度,减少流域磷污染负荷。

调田节水工程,针对高污染作物的种植、过量施肥和粗放的大水漫灌方式,推广清洁农业、水肥一体化施肥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施肥量、农田用水量和排水量。

治湖保水工程,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加大对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和库塘湿地修复,完善湖滨缓冲带建设。同时,还进行了流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抚仙湖秋色

控污治河工程,以削减污染负荷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目的,继续进行城镇生物污染控制,农村两污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

生境修复工程,主要对湖内水体保育和土著鱼类进行保护,通过维护湖内生态系统,提高湖泊水环境质量。

人退湖进统筹资源保护与利用

针对抚仙湖沿岸生产生活造成的面源污染,玉溪市委市政府壮士断腕,启动了史上最严厉的腾退工程:

一级保护区内,沿湖22家中央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和16家私营企业单位全部退出,退出土地面积909亩;全市主要经济支柱,抚仙湖周边储量达7600万吨的22个磷矿点关停禁采;对5个片区39848274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拆除房屋92万平方米,退出地块全部用于生态恢复;8400亩农田、493亩鱼塘实施退出,对沿湖坝区5.8万亩常年种植蔬菜的耕地进行土地流转和休耕轮耕,将水、肥、农药需求量大的作物全部替换为荷藕、烤烟、蓝莓等低污染农作物,取缔在抚仙湖水体区暂养水生生物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面源污染。

 

小白祥村民搬家

搬离意味着与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告别,但为了保护母亲湖,群众作出了牺牲,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支持。调查显示,群众对搬迁项目的支持率达到了99.63%陈超说。

抚仙湖北岸入湖径流量占整个流域的 50%以上,入湖污染负荷占整个流域的70%,是抚仙湖北部水体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北岸沿岸农田、村落、民房进行清退后,为拦截与净化入湖地表径流、改善抚仙湖北部水体水质打开了通道。

 

马房村搬迁后建设的湿地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构筑绿色屏障,云南省启动了15.17万亩森林抚仙湖建设,完成植被修复3.5万亩,建成人工湿地342820亩、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7.85公里;制定《抚仙湖径流区水源工程补水方案》,向抚仙湖补水950.65万立方米。

 

广南营搬迁后建设的湿地

当地充分利用湖泊及流域的自净能力,探索建立了清水产流机制,发挥生态圈层各基本单元的作用。比如,最外围林地构成清水产流区,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中间由分布在农田、村庄间的河流构成污染物净化与清水养护区,最靠近抚仙湖的核心圈则由林地、湿地构成缓冲带和湖滨带,成为截留和净化流域入湖水流的最后一道屏障。上游河道的污水经截流进入调蓄带净化后流入北岸湿地,最终补入抚仙湖,实现了入湖水体的自然净化。

两难境地 绿色转型中的阵痛显现

纯净的湖水轻轻拍岸,生态栈道绵延至湿地深处……眼前的抚仙湖令人沉醉。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程,记者调查发现,伴随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绿色转型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

 

资料图

首先,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亟待破解。对当地政府来说,生态保护修复是硬指标,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也是硬任务,工作开展中常陷入两难境地。陈超坦言,作为生态脆弱区,澄江县可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土地十分有限,当前实施补充耕地项目还需要异地购买占补平衡指标完成项目报批和建设。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旅游项目、环湖棚改等项目的实施,未来一段时期抚仙湖生态保护修复依然有较大的项目建设量。

另一方面,部分耕地因生态保护需要已隐性流失。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有约8400亩耕地因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需要,已由政府从承包经营权人手中流转后建设湖滨缓冲带、生态调蓄带,这部分耕地实际用途已发生变化,且今后不会再用于耕地用途,造成了耕地的隐性流失。

其次,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产品品质优势的路径尚待打通。记者了解到,传统农业农药、化肥使用量大,是抚仙湖流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受制于农户种植理念守旧、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在把抚仙湖生态优势转化为农产品品质优势上实践不足,对既不造成新的土地污染又能提高种植收入的种植模式缺乏实践。

 

资料图

再次,生态保护修复的后期管护资金渠道急需拓宽。抚仙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内容多、投资大、周期长、运营难度高,为确保生态保护修复效果,需要开展长时间、定期的跟踪监测与评估以及后期管护,这些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抚仙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巨大的财政资金,2016~2019年,仅市县两级投入资金就达4.54亿元。从长远来看,单靠政府资金注入难以完成生态保护修复全链条的管理和维护,在已建项目运营维护、保证修复效果等方面,迫切需要社会资本持续地投入以实现常态化管护机制,维持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杨栋告诉记者。

此外,在与龙街街道广龙社区的群众座谈时,几乎无一例外,人人都说到了生态搬迁后的就业问题。我们现在无地可种,自己也没有什么技能,就业问题是最大的心病。广龙社区一位50多岁的村民说。

目前,澄江县已完成马房村、广南营、小马沟、东大河、广龙片区5个片区39848274人生态移民搬迁。一方面,坝区土地均停止传统蔬菜种植,在政府引导下种植烤烟和蓝莓,但年均收入与原蔬菜种植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一些原来的蔬菜种植专业户,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重新择业,对未来生计保障有些担忧。

探寻出路换一种方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深刻理解和践行两山论,不仅要在发展、执政的理念和方式上转变,处理和平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更要在寻找新动能和处理老问题上把握好方向、节奏和力度。调研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青年调研团成员王浩然表示。面对眼下困局,抚仙湖积极寻找对策。

 

夕阳无限好

当地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以休耕及种植结构调整为手段、土地流转为抓手,发展节肥节水节药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园区的污染零排放

同时,积极寻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转化中共赢。

九村镇废弃磷矿改造后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废弃矿渣用于附近土地平整,满足当地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解决了周边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水处理问题。

即将完工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程对抚仙湖周边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制作成混凝土和脱水砖,让生态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推动抚仙湖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调研中记者还看到,抚仙湖流域一个个特色小镇正在崛起。广龙旅游小镇集安置区、商业区、酒店客栈群、蓝莓山庄于一体,建成后将安置生态搬迁的群众1600多户6000余人,带动群众就业、创业。同时,村委会还定期组织培训,让村民掌握更多技能的同时转变思维,换一种方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抚仙湖特色小镇

 

热闹的小镇

业内专家表示,从长远看,实现经济生态两手硬,青山金山长相依,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一是在耕地上做文章,通过有机农业拓展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果。立足抚仙湖流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发挥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通过生物工程改良种植环境,制作有机肥、酵素肥、设置生态隔离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活性,运用自然规律驱避虫害,既能保证地有所种、种有高产,也能让种植能手发挥职业优势。同时,要发挥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的客户资源和运输优势,尝试建立有机农产品从产地直供客户的产、运、销模式,使保护和恢复生态的价值在有机农产品上变现。

二是在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后期管护运营,缓解财政压力。政府由管理者、监督者向合作者转变,把精力放在监督和考核上。国家层面要从规划上明确生态用地的概念和范围,明确生态用地保护、审批相关政策,探索构建生态用地市场,使社会资本、交易主体获得入场机会,为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打下基础。

生态修复涉及学科、部门众多,项目建设、运营的验收、评估等工作缺乏统一标准,在开展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过程中,要探索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为监督、考核社会资本建设生态项目情况做好制度支撑,也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探索可行的措施和经验。王浩然认为。

此外,还要在生态资源价值上算好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比如,开展生态价值核算,通过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生态资产价值。探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引导和鼓励流域上下游采取资金补助、协作共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

下一步,还可以探索推进生态配额交易,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容量,确定生态配额权的初始分配,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产品配置中的作用,探索流域之间、企业之间的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等市场交易体系,提高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化程度。王浩然建议。

 

渔舟唱晚

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林是金,水是银,林好水美地才灵”……

千百年来,生活在自然资源优异禀赋中的云南人民,一直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如今这一理念,生动实践在了滇中高原明珠——抚仙湖身上。

2016年全国启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以来,抚仙湖作为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围绕生命共同体系统开展工作,一步步解决突出的生态问题。

目前,抚仙湖水质达到类,在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主要管辖县玉溪市澄江县,自云南省实行26个生态功能区县绩效考核以来,多次名列第一。今年1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时,了解察看了抚仙湖的水样。

记者手记 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四面晴岚接远天,湖光潋滟抱城还。这是清代名士李发甲眼中的抚仙湖。历史的河流匆匆流淌,去年9月,记者作为自然资源部根在基层青年调研团的一员来到抚仙湖时,这里的湖水依然澄澈,这里的风光依然旖旎。

在调研中我们感受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的优势也让抚仙湖流域承载了巨大的生态保护责任。如何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抚仙湖的答案是,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转化中共赢。

面对生态与发展的问题,抚仙湖人认真思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在实践中摸索着一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携手共进的新路。上了岸的渔民、走出耕地的农民,如今正用另一种方式接受着抚仙湖的馈赠。

生态是讲好自然的故事,发展是讲好人的故事。在抚仙湖的故事里,对控制、保护与生存、发展之间平衡关系的探索,不正是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实践吗?

在调研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当地人说抚仙湖在他们心中就是海。如果要去抚仙湖,他们会说去海边。如今,面而生的抚仙湖人,积极探索与共生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每一个沉甸甸的日子都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