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服贸会9月16日圆满落下帷幕。作为本届服贸会主题论坛之一,2024年服贸会·服务贸易发展论坛日前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论坛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研讨,并发布了4项重要研究成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游钧,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等,围绕“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和“服务贸易便利化”两个主题发表致辞暨主旨演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副秘书长乌尔里克·维斯特加德·克努森、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运营官弗拉基米尔·卡兹别科夫等嘉宾发表视频致辞。
隆国强在演讲中指出,技术进步是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字贸易,特别是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升也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当前,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数字化、绿色化、知识化三大特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贸易,近期持续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余斌发表了三点看法,一是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恢复期,需要各国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二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为跨国公司创造了新机遇。三是中国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他强调,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始终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机遇,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王一鸣表示,数字技术革命促进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贸易迅猛发展。同时,在多边、双边和区域层面,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对于中国如何进一步培育和增强数字贸易竞争新优势,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二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三是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四是持续扩大数字贸易合作的“朋友圈”。
游钧介绍,北京市“两区”建设以来,累计实施50多项全国首创性的政策,向全国复制推广40多项创新经验和案例,有效发挥了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加快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制定《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出境管理清单(负面清单)(2024版)》,高标准建设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国内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投入使用。出台《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实施方案》。北京市将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服务贸易领域国际合作。
会上,多位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的代表先后发表主题演讲或视频演讲,并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对话。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王波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发布《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4》,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仲泽宇发布《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副社长、国研智库总裁张诗雨介绍《中国企业ESG实践:政策和企业行动》。
作为服贸会的重要论坛会议活动,服务贸易发展论坛已连续举办五届,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标准打造全球高水平服务贸易合作交流平台为目标,推动服务贸易成果落地并形成长效机制举措,获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本届论坛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北京市商务局、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共同主办。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国家高端智库、国际组织、中外企业、新闻媒体等机构代表约200人参加本届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