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itan360.com/  

骑行产业的青海模式
2014/10/8 10:53:19  来源:中国低碳网

2014年,青海的骑行产业模式注定迎来巨大转折:青海省确定以"全省特色旅游推进年"为主题,以发展自驾车、自行车"双车驱动"和乡村旅游为主要路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扩大旅游消费。而一些骑行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更在着手打造"自行车小镇",增设自行车道,青海,正在形成全国独有的自行车产业模式,这种模式连接着生态、文化、体育、旅游、交通等相关行业,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条。

8月15日,国内知名媒体《扬子晚报》发表长篇报道:新一代"虎妈"无锡市民奚女士,在这个暑假,带着11岁的儿子周瑀烨前往塔尔寺、青海湖等地骑行旅游。周瑀烨以成年人都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他说:"这次旅行,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珍惜美好的生活。在我20岁的时候,我还会带着我的妈妈再去青海湖,看看我第一次骑行旅游的地方。"

无独有偶,今年暑假,吉林长春两名初中生在青海湖畔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场青春骑行,当克服高原反应、每天骑行八到十个小时等困难后,这两个不到14岁的小伙伴懂得了坚持、毅力的可贵。

目前,青海湖畔骑行已经成为国内公认的磨练意志,锻炼身体,环保体验的旅游时尚。一位国内知名生态旅游学者这样评价青海的骑行业态:从国内整体来看,未来能够达到与台湾环岛骑行相同的地位,相似旅游吸引度,不相上下的知名度的骑行产业地,青海当仁不让。

数据显示:在我省游客构成中,自驾车游客仍然占到多数,宾馆、景区接待的自行车游客数量一般为5%左右。不要小看这5%,在2013年,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仅环青海湖的自行车游客数量就达二十万人次左右。根据2014年旅游火爆形式预估,这个数字将呈现大幅增长。

自行车游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根据青海省工商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自行车维修、保障、服务、租赁、销售等相关产业呈现火爆上涨态势,2013年8月15日,这一类的企业、个体工商户达到291户,到2014年8月15日,这个数字增加到368户,其中注册资本十万元以上的较大规模企业为74家。仅以位于西宁市的喜得盛自行车西宁专卖店为例,每年6月至8月是他们的销售旺季,平均一年能卖出500多辆自行车,收入能达到100万元左右。自行车消费市场不断升温,相关产品如手套、眼镜、头盔、车锁、打气筒、自行车内外胎的需求也有所增长。产业雏形已经基本形成。

青海湖畔沙岛景区中,一组正在奋力骑行的雕像--"在路上",诠释了青海人对骑行产业的解读,最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2014年,公务接待缩水、公务团队减少后的青海旅游,迎来一次巨大转折,旅游业正在实现由点的增长扩展到面的增长,由接待型向自游型转变,由集团消费向自主消费转变,由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由数量推动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在转型中,自发性、自游性较为突出的自行车旅游,也更加受到重视,青海省已经开始着手培育自行车旅游产品,推进环湖沿线自行车驿站、专用道等设施建设。而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更是在提出打造自行车小镇概念后,开始增设自行车道,打造相关产业链。另外,贵德、互助、门源、祁连等地的自行车游客也在大幅增加,成为团队、自驾车、散客以外的又一重要游客构成。

在国内均呈现弱、小、散发展方向的自行车旅游,在青海,面目终于清晰,被赋予了文化、品牌定位,被细化了服务前期、中期、后期一系列准备工作。这种产业模式,才有着最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