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节能减排的艰巨性分析
  • 2010/11/23 18:21:08 来源: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低碳网
  •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它对世界各国今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及气候变化走向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同时也使低碳经济再次成为国际性热点话题。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一般认为,低碳经济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低碳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低碳化,目标指向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尽可能降低直至零排放,由此获得最大化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低碳同时也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以此形成低碳能源甚至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确保整个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不难看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不但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途径,而且也为发展和应用先进技术创造了新机会,因而需要我们努力探索和实践。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顺乎世界潮流,合于我国国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1.资源条件相对于经济增长出现瓶颈效应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的粗放式发展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GDP能耗和主要工业品能耗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虽然我国很早就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是由于粗放增长的惯性和转型的难度,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目前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二是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是煤炭,燃煤发电约占电力结构的80%。多煤、少油、缺气的现有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低碳”能源的条件,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增加了我国单位GDP的碳强度。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约束下,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我国资源供应和排放权难以保证。


      2.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经济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煤炭、石油等的生产和消费,部分来自水泥生产。无论是化石能源还是钢铁,水泥等产品,都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投入。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既是当前的客观要求,又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产业。因此,降低其碳强度,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1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例将达到20.7%,超过美国(20.1%)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2]。


      3.促进技术变革、创新的战略选择我国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但执行情况并不乐观。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市场换技术”政策,汽车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市场被外国公司占领,并没有得到多少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我国在“973计划”“863计划”等科技支撑计划中已纳入自主开发技术、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收集储存技术研发等。另外,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长之势。如果我国加大投入,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从能源资源条件、目前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以及可能面临的减排国际压力等角度考虑,我国都应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三、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艰巨性


      1.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2006~2008年共淘汰低能效的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截至2009上半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8亿吨二氧化碳。我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2005~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增长51%,年均增长14.7%,2008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亿吨标准煤。农村有3050万户用上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万吨。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通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远期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还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3].


      2.节能减排的艰巨性分析通过这些年来的努力,我国的节能减排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节能减排的成效仍然较为脆弱。落实节能减排还存在不少障碍,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仍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都是高能耗工业部门,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有赖于这些产业的基础性支持。在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进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仍存在难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的中小企业的关停并转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和企业对国家的相关规定置之不理,争先恐后上项目,尤其是重化工项目。


      (2)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尚需时日。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主要以中央政府主导和行政手段为主,依靠节能减排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从行政手段向市场化的方式过渡,缺少长效机制,没有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企业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3)政策和投资滞后。虽然国家将节能减排工作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政策实施效果,包括针对节能减排的投资发挥的作用,存在政策时滞效应。一些投资还没有马上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技术进步转化为企业的节能绩效也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见成效。


      (4)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在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严峻,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世界工厂的地位客观上决定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


      (5)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渐显现。首先,化工、焦化、钢铁等行业企业处境困难。国家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已提高了3700多项产品的出口退税,同时取消了部分高耗能产品如一些钢铁产品的出口关税。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恢复和维持经济基本面,是各国的首要现实需求。当前的经济困难会使各国政府承受来自许多部门的压力,在政策的制订上容易顾此失彼。其次,金融危机的来临使得许多企业投资谨慎,特别是在节能减排上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煤炭价格下跌幅度相当大,缓减了企业在能源成本方面的压力,也使得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节能效果因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节能减排副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大幅降低,严重打击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信心[4]。


      总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本身就意味着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企业的规模效应难以迅速提高,产品能源单耗水平以及系统能源效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难以迅速缩小。以上因素决定了我国节能减排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于节能减排的目标只是着眼“十一五”时期,而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国家尚未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明确政策和战略思路的前提下,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远不止这些。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这不仅是我国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客观环境的必然要求,更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投资合作单位

凯鹏华盈
华登国际
易凯资本
麦顿投资
红点投资
天图创投
鲲石创投
蓝海创投
涌金投资
永宣创投
嘉石投资
汇融投资
百全资本
中金资本
浙商创投
富鑫创投
金沙江创投
橡子园创投
伟高达创投
招商和腾创投
集富亚洲创投
美国中经合集团
北大港科招商创投
中节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
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