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产业园区 > 产业园区 > 正文

推动森林资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手段

2017/8/17 11:52:18  中国科学报   中国低碳网  人气:8800

 “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森林蓄积量达到1770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达到60%,森林碳储量较2015年增加150万吨,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达到5%。”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近日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描绘了北京到2020年森林资源的发展愿景,寄托了希望借力森林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统筹山水林田湖建设,大力建设森林城市、海绵城市,补短板解决大城市病,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资源碳储量提升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持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平原造林、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森林健康经营、湿地保护与修复、公园绿地建设等多项重点工程,提升了林地绿地资源质量与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林地绿地资源碳汇功能实现了稳步提升。

  最新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北京新增造林面积140万亩、城市绿地7.275万亩;截至2015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41.6%、林木绿化率达到5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森林资源碳储量增加178万吨。

  北京相关部门积极夯实基础,持续推进了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例如,相关科研单位研究了北京地区的碳汇营造林计量监测模型和参数,建立了涵盖两座碳通量监测站、33个山区公顷级样地和300个平原样地的监测体系;对百万亩平原造林、近自然森林经营等重点工程开展碳汇计量监测,为相关政策制定及项目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碳汇造林和经营的试验示范区计4.5万亩;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澳门政府合作开发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碳汇项目”,曾引起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的关注。

  北京也建立了林业碳汇管理与交易机制。北京制定发布了森林增汇经营技术指南、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等系列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性文件、实施细则,完成碳汇造林项目交易试点,理清了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开发程序,探索出项目开发的可行性模式。

  与此同时,北京从办公、生产和计量统计三个层面实现园林绿化行业节能减排。通过倡导绿色采购与合理用能、电子政务、绿色出行等低碳行为习惯,促进行业绿色办公;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推广节水、节雨低碳技术,促进行业生产运行的节能减排;通过统计行业能耗与碳排放基础数据,初步建立了行业碳排放计量监测网络。

  应对气候变化重任在肩

  生态文明建设为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赋予了新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称,在建设“美丽北京”和“和谐宜居之都”过程中,园林绿化不仅在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也在促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作用突出。

  京津冀协同发展,也为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拓展了空间。北京市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统筹园林绿化生态建设。有关负责人说,面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充分发挥北京区位优势,带动天津、河北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共同发展,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而且为北京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一步拓展了空间。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冬奥会的筹办,给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新要求。建设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一项重要决策。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筹办一届绿色、节约的冬奥会,要把北京建成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努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北京市提出了“疏解增绿、留白建绿”的全新规划发展理念。这要求园林绿化建设中更加注重提升碳汇能力,发展低碳技术,将碳汇、碳中和等当前国际社会认可的生态指标和理念融入其中。

  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行动部署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上,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作出了具体的部署。

  据介绍,北京将开展园林绿化适应气候变化机制研究与示范,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北京主要树种和植被的分布变化情况,开展气候变化与园林绿化交互影响机制的长期监测与评估;引进和集成国内外园林绿化节能减排与适应性提升的新技术,建设5处不同区位与功能定位的园林绿化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基地。

  北京也将推进“海绵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使节水型园林绿化工程节水达到30%。重点开展集雨型绿地建设,开展植物材料覆盖、节水植物品种选育、节水植物配置等园林绿化水资源综合管理技术研究、应用及示范,量化园林绿化用水定额,建立节水抗旱标准体系,缓解生态环境需水压力,发挥城市森林生态涵养功能。

  北京还将完善林业碳汇综合管理体系。规范重点园林绿化工程碳汇的计量监测工作,监督林业碳汇参与碳排放权交易项目开发流程,推进项目的开发与市场交易,引导林业碳汇交易市场向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结合志愿交易碳中和市场的发展,制定林业碳汇志愿交易项目管理办法,完善网上申报和交易管理流程,引导企事业单位参与碳中和活动。将大数据平台融入林业碳汇的综合管理,提升林业碳汇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北京也将构建京津冀碳汇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京津冀林业碳汇项目合作开发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促进以林业碳汇为切入点的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以冬奥会生态建设为契机,研究搭建三省市联动的林业碳汇志愿项目交易平台,初步形成跨区域社会志愿参与履责体系。

  基于碳汇管理,北京也将开展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建立基于森林碳汇功能消长的生态补偿动态评估、管理及操作实施程序,估算北京山区森林经营管理产生的碳汇价值、成本和所能获得的生态补偿数额,研究加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大气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标签作为附加指标,积极开展生态补偿试点与示范,为森林多重生态效益的价值化补偿探索路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转自:http://www.ccchina.gov.cn/Detail.aspx?newsId=68786&TId=57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