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政府合作 > 政府合作 > 正文

生态摄影:让相机成为保护生态的利器

2013/11/24 18:28:18  http://www.ditan360.com/   人民政协网  人气:41097

  中国低碳网讯 “初春的秦岭,树木枯黄、食物稀少已经很长时间了,偏又冷雨霏霏,在粗大的树枝上又冷又饿的一家人只好紧紧相拥在一起。毛发已被雨水打湿,天还在落雨点。猴群好像都注意到了远处的我,连抱在母亲怀里的小猴都伸出头来张望,而大公猴却根本不愿动一动正在捂暖的身体,只是尽可能用眼睛斜着向这边观察着。川金丝猴,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CITES(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所列物种。”这是陈建伟所拍摄的一幅作品的说明。

  这位多年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林业专家,现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生态摄影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痴迷的专业生态摄影师。长期以来,他奔波在中国的各大森林现场,用自己的专业镜头,记录下无数个森林中生物的“独特光影形色效果”。多年的实践经验也让他摸索并总结出一套新的理论框架,可以说是“生态摄影”首倡人之一。

  如今,在他和许多职业、非职业摄影者的传播下,“生态摄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名词逐渐成为了很多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成果的影响力也日益显现。

  “画中景”与“画外意”

  很多人或许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非常出名的那幅摄影作品——《滇金丝猴》,这幅由奚志农拍摄的图片最早把栖息在滇西北森林里的精灵——滇金丝猴呈现给世人,也使奚志农成为中国环保事业的代表人物之一。图片不仅显示了滇金丝猴的个体特征,还显示出它们个体之间的关系、云杉与滇金丝猴栖息环境的关系等,最后引发了社会和政府对滇金丝猴和滇西北原始森林命运的关注,促进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但在当时,奚志农并没有意识将自己的工作冠以“生态摄影”的名字,同样一些很有影响力的照片也没有被放入生态摄影这一归属。“其实,人们对生态摄影的认识还很肤浅。可以说刚刚兴起。”在陈建伟看来,“生态摄影其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一过程经历了从大力弘扬大自然之美到科学客观地反映生态实质内涵的转变。”

  与主流摄影一味地对祖国自然风光讴歌颂扬不同,生态摄影不仅仅是对光影形色的追求,更多是一种思考,是对照片背后故事的深入挖掘。陈建伟说,生态摄影追求的不仅是“画中景”,更是“画外意”。不仅是摄影题材的表面呈现或简单叠加,还要包含拍摄者对生态关系的认识、理解和思考,反映出拍摄者内心与客观生态之间的情感。“目的不仅为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应引起人们对生态的思考。”

  看看几幅典型的生态摄影作品:简简单单的一张猞猁全照,不仅将其短尾巴和耳朵尖上有深色长毛这一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反映出它的生境——寒温带森林草原过渡带;凌乱的枝丛间停着一只大鸟,与不远处模糊的房屋似乎不很协调,然而这却是朱鹮与人类伴生这一特点的写照;乱石中看似平凡的一丛小花,但如若了解到这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珍稀濒危植物缘毛太行花,就会知道这样的照片拍出来有多么不易……

  不仅仅是摄影家

  就是因为这种拍摄目的,陈建伟认为做一个生态摄影师并不容易。“一个优秀的生态摄影师除了要有过硬的摄影基本功,必须是一个尊重大自然、具备生态道德、遵循生态伦理的人,愿意亲近野生动植物,自觉爱护自然环境,关注生态状况并把这一意识贯穿于日常行为和摄影工作中;必须具备生态学知识和野生动植物知识,了解拍摄对象的生活环境、食物链、习性等;同时要具备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掌握野外生存的知识和能力。”

  作为一个年轻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团队——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的创始者,徐健对此也深有感触。几年间,他和他的队友们深入梅里雪山、老君山、西双版纳,石渠、雅鲁藏布大峡谷等11个区域开展了20余次野外调查,拍摄了10多万幅野生动植物图片和大量视频。在这过程中,他们在梅里雪山记录到丽纹攀蜥新亚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发现了墨脱缺翅虫的新分布区,还在云南老君山发现了中国特有物种白点鹛的新栖息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过硬的生物知识,这些成绩不可能获得。

  走职业化道路的困境

  但这些生态摄影师们也有着自己的困惑。“生态摄影费时费力,成果无法保证。很少有人愿意花那么多钱和时间让摄影师长时间在野外守候拍摄野生动植物。”这也成为职业生态摄影师难以长期坚持和生存下来的重大阻力。

  在中国,职业的生态摄影师究竟该如何生存?徐健其实一直在寻求着答案。

  如今,徐健和队友把思路放在为自然保护区等机构提供影像调查服务上,希望通过他们的工作为林业部门、自然保护区等机构提供一整套生物多样性影像和数据收集、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自然保护区等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邀请我们在一段时间、一定区域内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拍摄。我们提交的所有物种信息成果都有图像和GPS(全球定位系统)信息作为证据,真实可信且利于宣传。”

  几年下来,“很受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的欢迎。”徐健高兴地说。“也许这是适合职业生态摄影师生存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