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 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同时,排放量为何能逐步下降?
  • 2022/12/9 16:01:29 中国环境APP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中国移动源管理年报(2022年)》(以下简称“年报”),公布2021年全国移动源环境管理情况。

通过对比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一个看似矛盾的规律:从2018年到2021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3.27亿辆、3.48亿辆、3.72亿辆、3.95亿辆;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4065.3万吨、1663.8万吨、1593万吨、1557.7万吨。

我国移动源污染控制为何能取得在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同时,排放量逐步稳定下降的成绩?当前移动源管控面临的重难点是什么?未来有哪些建议?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增长

年报中最大的亮点,在于新能源汽车的持续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95亿辆,比2020年增长6.2%。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比2020年增加292万辆,增长59.2%。这也是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过300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

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同时,交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预测也是所有主要贡献行业里最晚达峰的。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项目总监万薇在2022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上表示,交通领域减污降碳任务非常艰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

在排放总量上,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在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的情况下,排放量继续下降,为1557.7万吨。其中,氮氧化物下降量最为明显。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吴烨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是一个逐步进阶的过程。回溯过去二十年,早期我们吸收借鉴了欧美的先进控制经验。最近几年,我们在总结中国机动车污染控制治理特点的过程中,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

“比如在汽油车的蒸发控制中,我国的国六标准走了跟欧洲不一样的道路。”吴烨解释道,这是因为在我国的轻型车构成里,柴油车占比较低,所以汽油车蒸发排放需要更强的力度控制。对于重型车,也开始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

“从2000年到2021年,20年左右时间里,我们的汽车量上涨接近20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在标准、油品、结构调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而取得在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同时,排放量持续稳定下降的成绩。”

其中,2018年对于我国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部署下,各部门分工配合,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治理的移动源大气环境管理格局。

反映在效果上,2019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量从4065.3万吨降至1663.8万吨。

中重型柴油货车仍是重难点

当前,中重型柴油货车仍是重难点,万薇简单明了地指出。

柴油货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特点可以概括为“保有量低,排放占比高”。年报数据更有说服力:2021年,柴油货车CO、HC、NOx、PM排放量分别为109.9万吨、16.8万吨、444.7万吨、5.8万吨。

其中,中型柴油货车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4.9万吨、1.0万吨、22.3万吨、0.3万吨;重型柴油货车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70.4万吨、8.4万吨、400.1万吨、3.3万吨。

可以看出,中重型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在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占比超过95%。

“氮氧化物排放会导致城市交通密集区域氮氧化物浓度居高不下。过去10年,大城市氮氧化物年均浓度下降速度要显著低于其他主要污染物(如SO2、PM10、PM2.5)。”吴烨指出,氮氧化物对PM2.5和臭氧污染都有重要贡献,因此,中重型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需要重点关注。

相关措施已经加紧部署。

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已于2021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

前不久,《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再次强调要强化部门、区域协同防控,全国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大数据技术将在柴油货车排放控制领域深入应用,如建设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平台,探索超标识别、定位、取证和执法的数字化监管模式。

将创新研发企业纳入白名单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汽车市场也正逐步恢复活力。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

而吴烨也从跟学生们的交流中预测出未来的趋势。

“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我向他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未来的购车主力,你们认为一个家庭拥有多少辆车是合理的?绝大部分人选择一个家庭至少应拥有一辆车。这意味着今后汽车行业的总体规模会达到约5亿辆的水平,机动车污染控制压力将会持续存在。”吴烨告诉记者。

“因此,在未来控制思路上,货运结构调整、新能源车推广等要提供更重要的支撑。”吴烨表示。

例如,货运结构调整要继续保持稳定增势。根据年报显示,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拉开序幕以来,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深入推进。2021年,国家铁路主要货物运输量37.2亿吨,同比增长4.0%。

同时,随着标准不断升级,对于“车—油—路—企”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一环——企业来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但也激发出企业创新的潜力。例如,潍柴集团成功开发了50%热效率的新型重型柴油发动机,并满足国六、欧Ⅵ排放标准,与市场现有主流产品(平均46%热效率柴油机)相比,每年可节油1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可减少5000万吨。

“虽然还是样机,但释放了一个信号,行业是有能力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突破的。”吴烨指出。

另一方面,吴烨认为,政府、公众、新闻媒体要跟企业形成合力,让好技术尽快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对于创新研发好技术的企业,可以考虑设置白名单制度,给企业提供政策支撑和激励措施。

在移动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势必走向新的高度。各地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移动源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

  • 最新专题
  • 最新访谈
  • 最新图片滚动
  • 最新TAG标签